七個壞習慣 牙齒健康走下坡 天下雜誌591期 作者:林怡廷 2016-02-02 想要保護牙齒,光只有起床、睡前刷牙還不夠,鼻塞時用口呼吸,竟也對牙齒有害。你沒注意到的生活細節,正讓你的牙齒健康走下坡。每天刷牙,但蛀牙、牙周病仍找上門;不菸不酒,一碰冷熱食物,牙齒卻痠痛難耐。其實,生活中有些你意想不到的習慣,正侵害你的牙齒健康。想保有一口好牙,先揪出這些習慣、好好改善。 壞習慣
1. 只在起床和睡前刷牙 不論蛀牙或牙周病,都是潔牙不佳、口腔堆積細菌引起。因此「預防之道是好好刷牙,」台大醫院金山分院牙科部主治醫師謝淵琳說。 但你刷對牙了嗎?不少人只在起床和睡前刷牙,但三餐飯後更重要。因食物殘渣易孳生細菌、提升口腔酸度,長期會酸蝕牙齒、蛀牙,還會堆積牙菌斑,埋下牙周病的導火線。謝淵琳建議「刷牙三三三原則」,三餐飯後三分鐘內,務必刷牙且每次至少三分鐘。刷牙方式採貝氏刷牙法,以四十五度角、兩顆為單位,畫圈方式刷牙齒和牙齦交界,內、外側、咬合面和舌頭都不可忽略。 壞習慣
2. 天天用漱口水 愛用漱口水抑制口腔細菌、維持好口氣嗎?但天天使用漱口水,「不論好菌、壞菌全都殺光光,破壞口腔菌種平衡。」謝淵琳說。且漱口水的常見成分克羅赫斯汀(chlorhexidine)還會讓牙齒染色、改變味覺。除非口腔急性發炎或手術,漱口水使用一週最多一至兩次,刷牙、牙線或牙間刷才是口腔清潔的基本功。另外,台北長庚紀念醫院牙周病科主任潘惠玲建議,避免含酒精成分的漱口水,因酒精易讓口腔乾燥、降低唾液在口腔的清潔力。 壞習慣
3. 緊咬牙關或磨牙 工作時常緊咬牙關,或枕邊人提到你會夜間磨牙?可別以為這只是壓力大,放任不管可會侵害口腔健康。潘惠玲說,不只臉頰肌肉或顳顎關節易感痠痛,還會因咬合力量大,磨損牙齒琺瑯質,甚至導致咬裂、牙小管外露,對冷熱、刺激物易敏感。當有上述情況,可經牙醫師評估做護齒套,依情況白天或睡前配戴,減少牙齒磨耗、舒緩關節壓力;也建議到相關內科找出壓力源、好好釋放。 壞習慣4. 愛喝果汁、可樂 常喝果汁補充維他命C,但包覆在牙齒外層的琺瑯質,在接觸pH值低於五.五的酸性物質時,易脫鈣軟化,影響咬碎功能,也讓牙齒變敏感。(見表) 謝淵琳建議,暢飲果汁時可用吸管且避免含在口中,喝完後再喝杯水,有助減少酸蝕。另外,避免飲用pH值低且缺乏營養價值的可樂、汽水等軟性飲料。 壞習慣
5. 服抗憂鬱藥又少喝水 失眠、焦慮病人常服用的抗憂鬱藥物,也易增加蛀牙或牙周病風險。因三環抗憂鬱劑(TCAs)等藥物的抗膽鹼作用,會降低唾液分泌,食物殘渣、細菌便易黏在牙面,形成牙菌斑,提高蛀牙或牙周病風險。潘惠玲提醒,服用抗憂鬱藥物的民眾,除了做好口腔清潔,還要時常補充水分或嚼無糖口香糖,增加唾液分泌,維持口腔健康。 壞習慣
6. 用嘴巴呼吸 鼻竇炎或過敏患者,常在鼻塞時張嘴呼吸。這動作不只會增加暴牙風險,還提高蛀牙或牙周病發生率。台北市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牙科部主治醫師劉宏文解釋,長期張口呼吸會改變口腔內負壓,牙齒易向外生長;也易讓口腔乾燥,少了唾液的清潔作用,食物殘渣或細菌易附著牙面,增加蛀牙或牙周病風險。他建議,避免用口呼吸,否則須多補充水分。根本之道是至耳鼻喉科或相關內科找出鼻塞原因、好好治療。 壞習慣
7. 不控制糖尿病病情 「有些病患積極治療牙周病,但效果不佳,問題就出在糖尿病。」謝淵琳說。 國際期刊《Periodontology 2000》指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在牙周致病菌的刺激下,體內發炎前驅物(proinflammatory mediators)濃度較高、易增加發炎反應,讓牙周病惡化。潘惠玲建議糖尿病患者,控制糖尿病和口腔清潔要雙管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