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263217
 ~ღ♥ 茵 茵 ♥ღ~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培養愛情的感覺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三峽~李梅樹/家鄉之美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北部 ~三峽~地名的由來
作者: ~ღ♥ 茵 茵 ♥ღ~ 日期: 2009.09.07  天氣:  心情:


三峽地名的由來


三峽舊稱「三角湧」,三角湧庄之名始見於嘉慶八年(1803),形成街肆後以土名『三角湧街』相稱。
「湧」的台語意思是「水起浪」的意思。因為三峽位於大漢溪匯納橫溪、三峽溪的地方,是一塊三角形平原,
上述三條河流在此匯集,溪流激盪,所以稱為「三角湧」。民國九年時,改為三峽而沿用至今。


三峽位台北盆地西南方,大漢溪(舊名大嵙崁溪)在三峽西北方與大溪、鶯歌交接處向北方流去,
三峽位於大漢溪入台北盆地之口,境內丘陵、山地縱橫,只有在北邊大漢溪沿岸一帶有狹窄的沖積平原,
大漢溪兩大支流三峽溪、橫溪在三峽境內匯流,再與大漢溪匯集,富水利交通之便,其地理環境負山帶水,
這樣的自然環境也提供了三峽日後發展的條件,也就是說三峽曾經的繁盛一時與其自然環境的條件息息相關。


三峽舊地名的由來也與此有關,三峽舊名三角湧,地名起源說法很多,如以自然環境來看,
可能是因為此為三峽溪、橫溪、大漢溪匯流處,所挾之地略呈三角形,"湧"為閩南語"浪"的意思,
名因地而生,十分生動貼切。


1895年三角湧發起抗日活動,三角湧街在日人焚街後依原貌逐漸復建,
大正五年(1916)達脇支廳長推動三角湧街街區改正,將原本狹窄曲折的街道加以拓寬取直,
統一採磚造騎樓。大正三年(1914)三角湧街與鶯歌之間的輕便鐵道通車,
而後與附近丘陵的支線陸續完成,促成茶葉、木材、樟腦、煤炭等物產進一步的開發與輸出。
1920年地方制度大改革,三角湧庄隸屬於台北州海山郡,三角湧改名為三峽。


日治中期一連串的公共設施如:聯外道路的拓築、三角湧公學校、全台首家農會、
庄役場、市場、變電所、公會堂、公園、戲院、出張所(郵便局)等的陸續設立
加強了三峽的生活機能,使三峽轉化成中小型的市鎮。淡水河水運在河道日漸淤淺
與1924年桃園大圳的完成後中下游河水大量減少而衰落,
1933年三峽橋的通車象徵著陸運 時代的來臨。


1940年三峽庄升格為三峽街。日治末期,三峽的產業有了改變,傳統的染布業式微,
煉樟與伐木也開採殆盡,產量衰減,只有茶葉與煤炭仍繼續生產,並加入柑橘的栽植。

今天 兒子的作文題目







茵 茵
台北縣網路購物服務人員職業工會
http://www.ego.org.tw/







標籤:
瀏覽次數:4319    人氣指數:9079    累積鼓勵:238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培養愛情的感覺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三峽~李梅樹/家鄉之美
 
住戶回應
 
時間:2009-09-08 20:41
他, 60歲,新北市,醫療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作者回覆說[2009-09-09 22:12]:


早期的三峽,因河港轉運茶葉、煤礦、
樟腦、藍靛,造就三峽老街繁華榮景。

今天的三峽,更以老街、李梅樹、祖師廟為招牌,
成為熱門的旅遊地點。 三峽與李梅樹幾乎可以畫上等號。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