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一個修行佛道的人,每天只是讀誦佛經,能不能開悟呢? 如果說只是為消災,延長自己的壽命,想要增加自己的功德...... 那只是跟佛法結善緣罷了,對於開悟沒有幫助..... 金剛經所說的:眾生相,就是分別你,我,他,你的利益,我的好處, 用分別心做事情,這是你的工作,我不必為妳分擔,這就是沒有空性...... 讀經之外,還要解經,了解他在生活上的應用,如果還有人我是非,還要你恨我,我只要求你.... 彼此的糾纏...... 這就是沒有通達空性的思想。 所以開悟就是沒有私心,把別人的煩惱,當成自己的煩惱,把自己的利害關係當成無關緊要。 在生活中相處的過程當中,時間的動點處處為別人著想,這就是壽者相。 所以說:開悟的人沒有自私自利的念頭,只有大眾的利益! 合乎六和敬的精神,利和同均,有福共享,有難同當........... 如果還有計較的心,就會產生煩惱,所以開悟的人沒有競爭的心態,以大眾的福祉為依歸! 開悟,不只是懂經文,而且要能夠做到,並且融入生活當中,這就是開悟的真實利益。 沒有報復的心理,全體是一,一是全體,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這就是智慧的功夫,人我之間沒有糾葛,也沒有對立! 我們要隨時感受別人的痛苦,培養溫柔與憐憫,不要嘴巴太利、不要心太利, 不要一副漠不關心的樣子,這很要緊。 當然念所有的經典,都有智慧開悟,不只是金剛經。 但是,我們為什麼沒有很快開悟呢? 答案就在自己的身上,沒有好好將經典的意思搞懂? 雖然有悟處,但只是小悟,要能夠大悟,就是落實在生活當中,不要分你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