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318377
 起點也是終點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口業有兩種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生氣是無能的表現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放下~阿姜李 · 達摩達羅
作者: 起點也是終點 日期: 2012.05.08  天氣:  心情:
佛陀傳法的諸多原因之一,是爲了教我們放下,不抓緊事物。我們越理解佛法,越能夠放下。領悟一點法的人,可以放下一點,領悟許多法的人,可以放下許多。

首先第一步,我們學布施[dana]──要慷慨、要贈與,這是讓我們學習放下的一個策略。下一步是舍棄[caga]──舍棄擁有權,是比布施更高一個層次的放下。最後在更精細的層次,學習舍棄我們的有取[upadhi],也就是內心的抓取這個雜染。我們是在這個層次上,審查、探索,直到獲得最終解脫。

布施意思是贈送物質上的東西。如果我們不送走,難以放下。多數情況下,不把東西送人,就會抓緊,把它們當成自己的。送出去了,便不稱所有權了。我們抓緊的那些東西是很危險的。(1)它們會傷害我們。(2)它們會傷害從我們這裏偷竊的人。(3)一旦偷了去,他們又會對那些東西稱起所有權來。佛陀看見了這些危險,因此教導我們要慷慨大方,學會布施。

培養了布施習慣的人,會得到多種果報。他們的慷慨之業,會在現世與來世回饋他們。他們有許多朋友。人們信賴他們。他們心地輕松: 把東西送人後,便沒有照看它們的沈重感了。同樣這些果報,還會在來世不斷回饋,好比我們有一桶大米,種下去會收獲十桶。我們此生培養的善德也一樣。它會生出巨大的果報。有明辨的人會那樣理解。

下一步是舍棄。布施,哪怕瘋子也會做,不過舍棄這種贈與,只有智者能做,因爲他們在作贈送這個動作時,個人的所有感得要即刻終止。他們把一切物質財富看作公共的,既不真正屬於我們,也不真正屬於別人。如果你把東西當成你的,那是耽於自肆[kamasukhallikanuyoga]。如果你把東西當成他人的,那是耽於自虐[attakilamathanuyoga]。我們生來不著一物。死時不帶走一物。那麽有什麽真正屬於我們呢? 我們的所有感必須從內心消除,這樣的贈送才叫做舍棄。

第 三個層次的放下,是舍棄內心之物。無論把東西送人與否,我們每天在心裏把它們放下。放下那些我們有的,放下那些我們沒有的。好比一個人每天吃飯後要洗手洗 臉,才能夠保持清潔。這個意思是,不要讓任何事與心爲敵,使我們吝啬起來、緊抓不放。不然就同那些飯後不清洗的人一樣,不幹淨,永遠執迷不悟。不過我們如 果能這樣舍棄,就可以稱離欲[viraga-dhamma, 離貪]。最低層次的放下,我們只能間或做。離欲隨時可以培養。

通常情形下,雜染把我們的手腳綁起、釘在地上,很難解脫,這就是爲什麽我們需要一種高層次的明辨──修所成慧[bhavanamaya-pañña],即來自禅定的明辨,才得以解脫。

離欲是一種心理素質,它實在可口、滋養。凡是不曾達到法的這個層次的人,還只是吃了果皮,不知果肉的滋味與營養。好果肉在果皮下的深處。

心對雜染的攫取[upadhi-kilesas],是無明、渴求、執取。如果我們達到在內心親眼看見法的層次,便會自己負起責任了。我們可以自己對付這些雜染,好比達到了法定年齡。

如果能使心達到初禅,就可以放下五蓋。

我們多數人,好比沒有經驗的兒童: 吃魚吃雞時,連骨頭帶肉地吃,因爲我們還不曾培養起一點直覺洞見。這種洞見升起時,比火光更明亮,比長矛更銳利。它可以消解一切 :肉、骨、米、糠、任何事物──因爲它聰明,把一切砸成齑粉。它可以消化色、聲、嗅、味、觸、想。好壞不挑剔,全吃下。人們贊揚我們,可以用來滋養心,人們批評我們,可以用來滋養心。即使色身劇痛,心照樣自在,因爲它有加工食物的一應用具: 碾子攪棒、蒸籠鍋碗。無明的迷霧會給摧毀。束縛我們的一切──五蘊之釘、三股繩(夫妻之愛、子女之愛、財物之愛)、世法八鏈(loka-dhamma,得失、貴賤、臧否、樂痛) ,都會瓦解。

愚 人以爲住在牢獄裏舒服,那就是他們繼續爲非作歹的緣故。他們把世界看成好地方,像個不願出獄的囚犯。有明辨的人,好比籠中鹌鹑,不停地尋找脫逃之路。結果 牢系他們的鎖鏈會一節節落下。八世法好比捆綁囚犯的鎖鏈。愚人以爲是金項鏈,帶著作裝飾。實際上它們是心的汙染物。人們受捆綁,永遠逃脫不了,因爲他們怕 失去財富地位、怕批評與痛苦。耽於享樂、怕受批評的人,永遠不會花氣力來寺院修行。

佛 陀把我們看成身系枷鎖的猴子。如果我們不培養解脫洞見,永遠不能從枷鎖中解放。我們永遠達不到離欲。第一階段,我們放下作惡,開始行善。第二階段,我們放 下惡,放下一些善。第三階段,我們放下一切,善與惡,因爲一切依其本性造作,因此不可靠。我們行善,但不執著它。你放下時,必須有智慧地放下,不要有破壞 性──也就是說,不要不行善。你連你的觀念也不能抓緊,更不用說物質資産了。你行善時,是爲衆生做、爲兒孫做。你盡量把事做好,但不執取它,因爲你知道,一切造作之事皆爲無常。這樣,你的心就如寶石一般清澈、明亮。

如果你在毀譽中糾纏,是很愚蠢的。那樣好比是在喝他人的唾液。你行事端正,會有人說你是錯的。你做錯時,有人說你錯,也有人說你對。好與壞,沒有哪個恒常,因爲它們不是別的,都是造作。
標籤:
瀏覽次數:285    人氣指數:3465    累積鼓勵:159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口業有兩種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生氣是無能的表現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