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85555
 去捐血吧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慶 端 午語法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真夏の果実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慶 端 午
作者: 去捐血吧 日期: 2012.06.16  天氣:  心情:




















端午節


農曆五月五日端午節,是夏季裡最重要的一個節日。一般傳統的說法,都認為端午節源自於紀念屈原的活動。


然而,許多盛行於世的端午習俗,歷史卻比屈原的傳說還要悠久。有學者據此推測,端午節或許另有起源。


其中一種說法是:端午節源於對惡日的禁忌。


端午時值農曆五月,正是仲夏疫厲流行的季節,俗稱「惡月」。


所以《夏小正》上說:「(五月)蓄蘭,菽糜」(蓄:積、聚。菽:採集。糜:蓄糜)。


《大戴禮》上說:「蓄蘭,為沐浴也」。沐浴的目的在於清潔,以禳除毒氣,


這是針對五月這個惡月所採取的積極預防的措施。在這期間的一切行事,也以安息靜養為原則。


《禮記.月令》:「仲夏,陰陽爭,死生分,君子齋戒;止聲色,節嗜欲」。同時,五月也有許多的禁忌。


據應劭(一七八左右)的《風俗通》「釋忌篇」記載,漢朝就有「五月到官,至免不遷」、


「五月到官,至免不遷」、「五月蓋屋,令人頭禿」的俗諺。而五月五日更是惡日之尤,


除了忌「曝床薦席」外,甚至有「不舉五月子」的諺語。《史記》「孟嘗君列傳」就記載,孟嘗君生於五月五日,


他的父親田嬰打算把他丟棄。因為田嬰相信:「五月子者,長與戶齊,將不利其父母」。這個惡日的忌,深植民心。


宜到現在,還可以從許多諯午節的習俗,找出禳毒避疫的成分。


第二種端午起源的學說由聞一多先生所提出。聞一多在〈端午考〉一文中指出:


端午節最重要的兩項活動-競渡和吃粽子,都和龍有關。


他首先引了吳均(四六七-五二○)的《續齊諧記》中的一段文字:


屈原五月日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漢建武中,


長沙歐回,白日忽見一人,自稱閭大夫,謂日:「君當見祭,甚善。但常所遺,苦蛟龍所竊。


今若有惠,可以楝樹葉塞其上,以五綵絲縛之。此二物,蛟龍所憚也。」。


回依其言。世人作粽,並帶五色絲及楝葉,皆汩羅之遺風也。


同時,聞一多又舉了幾個文獻上的例子來支持他的學說。這些記載也都顯示,端午的起源和龍有著密切的關係。


聞一多據此推測,端午可能最初只是長江下游吳越民族的節日。自古相傳,吳越是斷髮文身之國。


至於斷髮文身的目的是在「象龍子」,以避免傷害。《漢書。地理志下》應劭注:


「(越人)常在水中,故斷其髮,文其身,以像龍子,故不見傷害也」。聞一多的結論是,


端午應是個以龍為圖騰的民族舉行圖騰祭的日子。也就是說,一個龍的節日。


這些說法固然解釋了某些特定的現象,但若將其中任何一說,視為端午的單一起源,則未免有以偏概全的遺憾。


與其如此,還不如說,惡日及龍圖騰,都是端午可能的源頭。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它們互相融合,


直到屈原傳說的加入,為它們添上了新的動力,端午才從此茁壯而成為一個重要的節日。


  文章引用自行政院文建會                     




按下回公寓首頁祝福您平安


網路圖文祝福您端午節快樂


標籤:
瀏覽次數:70    人氣指數:1070    累積鼓勵:50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慶 端 午語法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真夏の果実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