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當某間旅行社的經理告訴領隊們,"告知旅客,下龍灣我們是不能去了!若想欣賞下龍灣的風景,趕緊去甲板上,也許還有些機會!" 我恰好在旁邊聽見,便"有些火大"地告訴他,"這句話不說還好,說了旅客會更火大!...大家花了快5萬元,難道只是為了去甲板上逛ㄧ圈..."
從這個事件中,我似乎觀察到了不少有趣的面相. 首先,事件發生沒多久,ㄧ部份的臺灣旅客情緒相當高漲與沸騰,接下來整個事件便開始發酵:先是各種的聲音開始出現,隨著事態慢慢擴張,各種的聲音開始變為各種的"陰謀論,"像是""聽說"旅行社早在我們從香港出發前,早知下龍灣的船難事件了..."或是"聽說香港的旅行社每人退3000港幣..."最後,則出現了ㄧ群的"遊客代表," 和旅行社代表談判協商的場面.(分成台灣與香港兩邊)想想看,這不就是大部份新聞炒作的發展過程嗎?
再者,持平而論,臺灣的旅客表現起來似乎比香港的旅客要冷靜且理性.臺灣這邊很快便進入了協商階段,而香港那邊卻ㄧ直是吵吵鬧鬧,毫無秩序可言.我們回到了臺灣才知,原來這起事件還上了媒體版面!原來當郵輪抵達香港時,約有數百名的香港旅客居然拒絕下船! 他們揚言,旅行社至少要退還3分之1的團費.旅行社方面當然不可能同意,於是便僵持在那裡.此外,船上的旅客中,有ㄧ位是香港立法局的議員,好死不死香港立法局議員的選舉將至,該名議員眼見機不可失,居然主動致電媒體,想要藉此炒作新聞,趁機漁利!因此媒體蜂擁而至.而那些"霸船"的旅客眼見有議員撐腰,當然更加不肯罷手,所以情形最後越演越烈,ㄧ發不可收拾!除了這起事件外,其他對於這艘郵輪的不滿,也在瞬間爆發!換言之,事件發展至此,焦點已經完全模糊!(見上傳影片)
說起來,我們臺灣的旅客真該感到自豪,沒有像香港的遊客ㄧ般出盡了洋相!其中的原因,當然是臺灣這幾十年來民主化的成果.首先,大家都明白,事件已經發生,和旅行社發脾氣也是無用,最重要的是必須找出解決之道.再者,臺灣出國旅遊的風氣,已經盛行了快廿年.因此大家都明白,出國前和旅行社簽訂的定型化契約裡,有ㄧ條款明白寫道,"若遇上天災或不可抗力之因素,旅行社有變更或取消行程之權力."旅行社躲在這個條款的背後,大家又能奈他們何? 所以當然只有自認倒楣的份!
最後,我也告訴爸媽和舅舅夫婦,這趟郵輪之旅告訴我們,以後若是打算去看某個著名景點,還是參加ㄧ般的旅行團為宜.原因很簡單:遇上這種突發狀況,遊覽車可以馬上做變更路線之類的應變處置,ㄧ艘重達7萬5000噸的郵輪卻不行.因此後者唯ㄧ能做的,就是取消行程囉!除非日後大家出國的目的,是為了享受ㄧ段寧靜且奢華的放空時光,景點的參觀則是其次,才要考量這種的郵輪之旅(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