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030065
 冰楓雪玥♬(淡出)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不穩定的靈魂~1(開放回應)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微笑憂鬱症(開放回應)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不穩定的靈魂~2(開放回應)
作者: 冰楓雪玥♬(淡出) 日期: 2012.01.15  天氣:  心情:




【轉貼】人格障礙


人格障礙,或稱人格疾患、人格異常、人格違常、
人格異常疾患(Personality Disorder)。

是精神疾病中的一種。指對於一群特定擁有長期,
而僵化思想及行為病患的分類。這類疾患,
常可因其人格和行為的問題,而導致社會功能的障礙。

人格違常,是據美國精神科醫學會所定,
這類疾患的表現,是跨文化和國界的。
它們被定義成發病期,至少要能追溯到成長期早期或更早。

要能符合人格違常診斷的最低標準,
是疾患本身必須已干擾到個人、社會、或職業功能。


【定義】

嚴格意義的人格障礙,是變態心理學範圍中,
一種介乎精神疾病,及正常人格之間的行為特徵。

人格障礙(personality disorders),
是指人格特徵顯著偏離正常,使患者形成了特有的行為模式,
對環境適應不良,常影響其社會功能,甚至與社會發生衝突,
給自己或社會造成惡果。人格障礙常開始於幼年,
青年期定型。持續至成年期或者終生。

人格障礙有時與精神疾病有相似之處,或易於發生精神疾病,
但其本身尚非病態。嚴重軀體疾病,傷殘,腦器質性疾病、
精神疾病或災難性生活,體驗之後發生的人格特徵偏離,
應列入相應疾病的人格改變。

兒童少年期的行為異常,或成年後的人格特徵篇,
離尚不影響其社會功能時,暫不診斷為人格障礙。

關於人格障礙流行學研究較少,
一般認為某些機構如監袱、福利部門中的發病率高;
Langer和Michael認為最低社會經濟階層的發生率,
較最高層大三倍;
Leightons則認為社會秩序混亂地區的發生率,
較安全地區的總發生率大三倍。


【分類】

主要的人格障礙類型,有以下十種:
1、反社會型人格障礙  2、偏執型人格障礙
3、分裂樣型人格障礙  4、分裂型人格障礙
5、強迫型人格障礙   6、自戀型人格障礙
7、邊緣型人格障礙   8、表演型人格障礙
9、迴避型人格障礙  10、依賴型人格障礙


以上幾種,又可以分為三類:
◎A類:妄想型,分裂型,偏執型
◎B類:迴避型,依賴型,強迫型,自戀型
◎C類:表演型,邊緣型,反社會型


【人格障礙與人格異常、人格偏離的區別】

有些人格障礙者,其人格障礙是在患了某些疾病之後發生的,
如癲癇病患者,在長期頻繁發作之後,人格變得凶狠、殘暴、
計較細節小事、記仇、能力減低無法勝任工作,難於與別人相處;
患精神分裂症之後,表現孤獨不愛交往,
情感淡漠、缺乏進取心等,這些人格障礙,
是在疾病的基礎上發生的。

對這些人格改變,統稱為人格異常,
由此看出所謂人格異常,它包括的內容比較廣泛。

而人格障礙,則專指那些非繼發於某些疾病,
是自幼年開始逐漸形成的人格偏離正常者。

也有人把那些原發性的人格障礙,他們雖然性格怪戾,
但尚可堅持工作、學習,生活而不危及他人或自身者,
稱之為『人格偏離』。


【病理】

迄今未完全闡明,一般認為是在素質基礎上,
受環境因素影響的結果。


【人格障礙併發症】

異常人格,也可以由疾病造成,主要是腦額葉的疾病,
如腦外傷、腦炎等;精神分裂症也可以出現人格障礙症狀,
也可能是額葉功能障礙所致。

一、生物學因素

1、遺傳因素:
家系調查資料提示,先證者親屬中人格障礙的發生率,
與血緣關係呈正比,血緣關係越近,發生率越高。

雙生子與寄養子調查結果,都支持遺傳因素起一定作用的觀點,
但家庭、社會環境及教育因素也不容忽視。


2、腦發育因素:
研究發現情緒不穩定型性格障礙的人,
有較多的神經系統軟體征,神經心理學測驗,
也提示輕微腦功能損害。

腦電圖顯示與年齡不相符的不成熟型,
Williams發現常有攻擊行為的男人中,57%具有異常腦電圖,
且多表現在前顳區,他認為問題可能在網狀激活系統或邊緣系統。


3、染色體異常
47XYY綜合症和47XXY綜合症患者中,有人格障礙的患病率也非常高。


二、社會環境因素

1、社會因素:
在人格障礙的形成上,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兒童的大腦發育未成熟,有較大可塑性,強烈的精神刺激,
會給兒童的個性發育,帶來嚴重影響,不合理教養,
可導致人格的病態發展,缺乏家庭正確教養或父母的愛,
是發生人格障礙的重要原因。

Patridge強調病態社會的不良影響,他認為健康的社會,
是避免發生精神破裂的屏障,惡劣的社會風氣,
和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均可影響兒童的心身健康,
與人格障礙的發生有一定關係。


2、家庭教育失當
父母對子女的遺棄、虐待、專制、忽視、溺愛和放縱,
可以影響子女的人格發育,導致人格障礙。


3、心理因素
幼年失去母愛或父母死亡,或遭受其他精神創傷,
也可影響兒童的個性的發育。


【臨床表現】

一、偏執型人格障礙:以猜疑和偏執為主要特點。
表現出普通性猜疑,不信任或者懷疑他人忠誠,過分警惕與防衛;
強烈地意識到自己的重要性,有將周圍發生的事件解釋為「陰謀」、
不符合現實的先占觀念;過分自負,認為自己正確,
將挫折和失敗歸咎於他人;容易產生病理性嫉妒;
對挫折和拒絕特別敏感,不能諒解別人,長期耿耿於懷,
常與人發生爭,執或沉湎於訴訟,人際關係不良。


二、分裂型人格障礙:以觀念,外貌和行為奇特,
人際關係有明顯缺陷,和情感冷淡為主要特點。
對喜事缺乏愉快感,對人冷淡,對生活缺乏熱情和興趣,
孤獨怪僻,缺少知音,我行我素,很少與人來往,
因此,也較少與人發生衝突。


三、邊緣型人格障礙:又稱暴髮型或攻擊型的人格障礙。
以行為和情緒具有明顯的衝動性為主要特點。
發作沒有先兆,不考慮後果,不能自控,易與他人發生衝突。
發作之後能認識不對,間歇期一般表現正常。


四、強迫型人格障礙:以要求嚴格和完美為主要特點。
希望遵循一種他所熟悉的常規,認為萬無一失,
無法適應新的變更。缺乏想像,不會利用時機,
做事過分謹慎與刻板,事先反覆計劃,事後反覆檢查,不厭其煩。
猶豫不決,優柔寡斷也是其特點之一。


五、表演型人格障礙:以高度的自我中心、過分情感化,
和用誇張的言語和行為,吸引注意為主要特點。
以行為目的是吸引他人同情和注意。


六、悖德型人格障礙:又稱反社會型人格障礙。
以漠視他人權利和侵犯他人權利為主要特點。
(即行為不符合社會規範)這種人感情冷淡,
對人缺乏同情,漠不關心,缺乏正常的人間愛;
易激惹,常發生衝動性行為;
即使給別人造成痛苦,也很少感內疚,缺乏罪惡感;
因此,常發生不負責任的行為,甚至是違法亂紀的行為,
雖屢受懲罰,也不易接受教訓,屢教不改。
臨床表現的核心,是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七、自戀型人格障礙:這種人自以為了不起,
平時好出風頭,喜歡別人的注意和稱讚。

好「拔尖」只注意自己的權利,而不願盡自己的義務。
他們從不考慮別人的利益,要求旁人都得按照他們的意志去做,
不擇手段地佔人家的便宜,而不考慮對自己的名聲有何影響。
這種人缺乏同情心,理解不了別人的感情。


八、迴避型人格障礙:以社交抑制、情感不適當,
和對負面評價過分敏感,為主要表現的一種人格障礙,
顯著特徵是社會退縮。


九、精神分裂型人格障礙。
以脫離社會和在與人交往中表情,
明顯受限為主要表現的人格障礙,
患者通常很少報以微笑、點頭和肢體動作。


十、依賴型人格障礙:是一類以過分需要照顧,
有關的服從和依附行為,為主要表現的人格障礙,
其主要特徵就是過度依賴他人,而構成這種自我淡化的原因,
是對遭遺棄的害怕。


【學者觀點】

隨年齡增長,倖免有逐漸趨向緩和的傾向。
Tolle發現人格障礙的病程,經過不一致,約1/3發生社會退縮,
和不斷增長的不正常;1/3在適應環境能力方面,有輕度改善;
1/3的精神活動,仍有部分受損。

Whiteley指出有下列情況者預後良好:
1,既往在學校學習成績良好者;
2,既往工作和人際關係良好者;
3,伴有情感體驗能力者;
4,參與其所屬社區各項活動者。

也有報告,到晚年因暴力和自殺而亡者較多。


【鑒別診斷】

《中國精神疾病分類與診斷標準第二版》中,
人格障礙的診斷標準:

一、症狀標準,要符合下述三項:
1.有特殊的行為模式:
表現在情感、警覺性、衝動控制、感知和思維方式等方面,
有明顯與眾不同的態度和行為。

2.具有的特殊行為模式是長期的,持續性的,
不限於精神疾病發作期。

3.其特殊行為模式具有普遍性,致使其社會適應不良。


二、嚴重程度標準,符合下述兩項之一:
1.社交或職業功能明顯受損。
2、主觀上感到痛苦。


三、病程標準
開始於童年,青少年或成年早期,現年18歲以上。


四、排除標準,人格障礙不是由下列疾病引起:

1、嚴重軀體疾病;
2、腦器質性疾病;
3、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
4.嚴重的或災難性精神刺激。


【治療類型】

目前尚無較好的治療方法,但應持積態度進行矯治。

一、藥物治療:儘管藥物不能改善人格結構,
但作為改善某些症狀的對症治療並非無益。

焦慮表現明顯者,可選用苯二氮類抗焦慮藥,
伴有腦電圖改變的暴髮型人格障礙,可予抗癲癇藥,
碳酸鋰對有衝動或攻擊行為者有效。

二、精神治療:在精神支持性治療基礎上的行為治療,
或通過參加治療性團體(又稱治療性社會)組織的活動,
以控制和改善其偏離的行為。

三、精神外科治療:顳葉切除或立體定向手術,
可改善一些人格障礙的表現,但應嚴格掌握適應症。


【實踐證明】

有計劃、有系統的教育和鍛煉,適當的勞動,
對具有人格障礙的人是有益的,處罰很少見效。

提高素質和改善環境,是預防人格障礙的主要措施,
也是十分艱巨和長期的工作。


【治療關鍵】

人格障礙的治療,以心理治療為主,但治療的主要目標,
不是試圖在短期內改變患者的人格模式,
而是幫助患者尋求到一種與自己的人格特點衝突較小的生活途徑,
這樣便可以減少患者由於與周圍環境的衝突所產生的痛苦,
以及減少患者給周圍環境所帶來的麻煩,處理得當,
隨著時間患者人格的某些異常部分,就會得到修正。

心理治療,主要包括精神分析治療、認知治療、
行為治療、家庭治療等。



❤❤ ❤❤ ❤❤ ❤❤



■反社會型人格障礙


反社會型人格,也稱精神病態或社會病態、悖德性人格等。
在人格障礙的各種類型中,反社會型人格障礙,
是心理學家和精神病學家所最為重視的。

根據精神病學家和心理學家研究的成果來看,
產生反社會型人格的主要原因有:早年喪父喪母或雙親離異、
養子、先天體質異常、惡劣的社會環境、家庭環境,
和不合理的社會制度的影響,以及中樞神經系統發育不成熟等。

一般認為,家庭破裂、兒童被父母拋棄,和受到忽視、
從小缺乏父母親,在生活上和情感上的照顧和愛護,
是反社會型人格形成和發展的主要社會因素。


兒童被父母拋棄和受到忽視,包括兩種含義:
其一,父母對孩子冷淡,情感上疏遠,
這就使兒童不可能發展人際之間的溫順、
熱情和親密無間的關係。

隨後兒童雖然形式上,學習到了社會生活的某些要求,
但對他人的情感,移入得不到應有的發展。

心理學中,所謂「情感移人」,
是指理解他人以及分擔他人心情的能力,或從思想情感上,
把自己納入他人的心境。

其二,是指父母的行為,或父母對孩子的要求,缺乏一致性。
父母表現得朝三暮四,喜惡、賞罰無定規,使得孩子無所適從。

由於經常缺乏可傚法的榜樣,
兒童就不可能發展具有明確的自我同一性。

反社會型人格障礙患者,對壞人和對同夥的引誘缺乏抵抗力、
對過錯缺乏內在怨疚心等現象,都是由於他人賞罰的不一致性,
本人善惡價值的判斷自相矛盾所造成的;
他們的衝動性和無法自制某些意願及慾望,都是由於家庭成員,
對於自己的行為無原則、不道德、缺乏意志等惡劣榜樣造成的。

可見,反社會型人格的情緒不穩定、不負責任、
撒謊欺騙,但又泰然而無動於哀的行為,
都與家庭、社會環境,有重要的關係。


【表現特徵】

1.外表迷人,具有中等或中等以上智力水平。
初次相識給人很好的印象,能幫助別人消除憂煩、解決困難。

2.沒有通常被認為是精神病症狀的非理性和其他表現,
沒有幻覺、妄想和其他思維障礙。

3.沒有神經症性焦慮;
對一般人心神不寧的情緒.感覺不敏感。

4.他們是不可靠的人,對朋友無信義,
對妻子(丈夫)不忠實。

5.對事情不論大小,都無責任感。

6.無後悔之心,也無羞恥之感。

7.有反社會行為,但缺乏契合的動機;
敘述事實真相時態度隨便,即使謊言將被識破,
也是泰然自若。

8.判別能力差,常常不能吃一塹長一智。

9.病態的自我中心,自私,心理發育不成熟,
沒有愛和依戀能力。

10.麻木不仁,對重要事件的情感反應淡漠。

11.缺乏真正的洞察力,不能自知問題的性質。

12.對一般的人際關係無反應。

13.做出幻想性的,或使人討厭的行為。
對他人給予的關心和善意無動於衷。

14.無真正企圖自殺的歷史。

l5.性生活輕浮、隨便,方式與對象,都與本人不相稱。
有性順應障礙。

16.生活無計劃,除了老是和自己過不去外,
沒有任何生活規律,沒有穩定的生活目的。
他們的犯罪行為,也是突然進發的,
而不是在嚴密計劃和準備下進行的。


上述這些反社會人格特徵,都是在青年早期就出現了,
最晚不遲於25歲。

在做出反社會型人格的診斷時,所要考慮的最關鍵方面,
是個人對自己的反社會行為的反應。

在上述特徵中,無責任感和無羞恥心特別重要。
反社會型人格障礙患者,即便在做了大多數人,
通常會感到可恥和罪惡的事後,在情感上也無反應。

臨床心理學家還發現,反社會人格障礙患者,
在童年時期,就有所表現,加偷竊、任性、逃學、離家出走、
積習不改、流浪和對…切權威的反抗行為。

少年時期過早出現性行為或性犯罪;常有酗酒和破壞公物、
不遵守規章制度等不良習慣;成年後工作表現差,常曠工,
對家庭不負責任,在外欠款不還,常犯規違法;
卅歲以後,大約有30%~40%的患者,有緩解或明顯的改善。



❤❤ ❤❤ ❤❤ ❤❤



■偏執型人格障礙


偏執型人格,又叫『妄想型人格』。

其行為特點常常表現為:

●極度的感覺過敏,對侮辱和傷害耿耿於懷;

●思想行為固執死板,敏感多疑、心胸狹隘;

●愛嫉妒,對別人獲得成就或榮譽,
感到緊張不安,妒火中燒,不是尋釁爭吵,
就是在背後說風涼話,或公開抱怨和指責別人;

●自以為是,自命不凡,對自己的能力估計過高,
慣於把失敗和責任歸咎於他人,在工作和學習上,
往往言過其實;

●同時又很自卑,總是過多、過高地要求別人,
但從來不信任別人的動機和願望,認為別人存心不良;

●不能正確、客觀地分析形勢,
有問題易從個人感情出發,主觀片面性大;

●如果建立家庭,常懷疑自己的配偶不忠等等。

持這種人格的人,在家不能和睦;
在外不能與朋友、同事相處融洽,別人只好對他敬而遠之。


【表現特徵】
為了便於診斷,《中國精神疾病分類方案與診斷標準》中,
將偏執型人格的特徵描述為:

1.廣泛猜疑,常將他人無意的、非惡意的,
甚至友好的行為誤解為敵意或歧視,或無足夠根據,
懷疑會被人利用或傷害,因此過分警惕與防衛。
 
2.將周圍事物解釋為不符合實際情況的「陰謀」,
並可成為超價觀念。

3.易產生病態嫉妒。

4.過分自負,若有挫折或失敗則歸咎於人,總認為自己正確。

5.好嫉恨別人,對他人過錯,不能寬容。

6.脫離實際地好爭辯與敵對,
固執地追求個人不夠合理的「權利」或利益。

7.忽視或不相信與患者想法不相符合的客觀證據。
因而很難以說理或事實,來改變患者的想法。


患者的症狀,至少要符合上述項目中的三項,
方可診斷為「偏執型人格障礙」。

偏執型人格的人,很少有自知之明,對自己的偏執行為,
持否認態度,因此在社會上人數和比例確實不詳。

這種人格障礙的人數占心理障礙總人數的5.8%,
實際情況可能要超過這個比例。

在調查研究中還發現,偏執型人格障礙患者中以男性較多見,
且以膽汁質或外向型性格的人居多。

 
【治療方法】

對偏執型人格障礙的治療,應採用心理治療為主,
以克服多疑敏感、固執、不安全感,
和自我中心的人格缺陷。

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1.認知提高法。
由於患者對別人不信任、敏感多疑,不會接受任何善意忠告,
所以,首先要與他們建立信任關係,
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交流情感,向他們全面介紹,
其自身人格障礙的性質、特點、危害性及糾正方法,
使其對自己有一正確、客觀的認識,
並自覺自願產生要求改變自身人格缺陷的願望。
這是進一步進行心理治療的先決條件。


2.交友訓練法。
鼓勵他們積極主動地進行交友活動,在交友中學會信任別人,
消除不安感。交友訓練的原則和要領是:

(1)真誠相見,以誠交心。
本人必須採取誠心誠意、肝膽相照的態度積極地交友。
要相信大多數人是友好的,和比較好的,可以信賴的,
不應該對朋友,尤其是知心朋友存在偏見和不信任態度。
必須明確,交友的目的在於克服偏執心理,尋求友誼和幫助,
交流思想感情,消除心理障礙。

(2)交往中盡量主動,給予知心朋友各種幫助。
這有助於以心換心,取得對方的信任和鞏固友誼。
尤其當別人有困難時,更應鼎力相助,患難中知真情,
這樣才能取得朋友的信賴和增強友誼。

(3)注意交友的「心理相容原則」。
性格、脾氣的相似和一致,有助於心理相容,搞好朋友關係。

另外,性別、年齡、職業、文化修養、經濟水平、社會地位,
和興趣愛好等亦存在「心理相容」的問題。

但是最基本的心理相容的條件,
是思想意識和人生觀價值觀的相似和一致,所謂「志同道合」。
這是發展合作、鞏固友誼的心理基礎。


3.自我療法。

具有偏執型人格的人,喜歡走極端,
這與其頭腦裡的非理性觀念相關聯。

因此,要改變偏執行為,偏執型人格患者,
首先必須分析自己的非理性觀念。如:
(1)我不能容忍別人一絲一毫的不忠。
(2)世上沒有好人,我只相信自己。
(3)對別人的進攻,我必須對目標予以強烈反擊,
要讓他知道我比他更強。
(4)我不能表現出溫柔,這會給人一種不強健的感覺。

對這些觀念開始加以改造,以除去其中極端偏激的成份。
(1)我不是說一不二的君王,別人偶爾的不忠應該原諒。
(2)世上好人和壞人都存在,我應該相信那些好人。
(3)對別人的進攻,馬上反擊未必是上策,
而且我必須首先辨清,是否真的受到了攻擊。
(4)我不敢表示真實的情感,這本身就是虛弱的表現。

每當故態復萌時,就應該把改造過的合理化觀念默念一遍,
以此來阻止自己的偏激行為。

有時自己不知不覺表現出了偏激行為、
事後應重新分析當時的想法,我出當時的非理性觀念,
然後加以改造,以防下次再犯。


4.敵意糾正訓練法。
偏執型人格障礙患者,易對他人和周圍環境,
充滿敵意和不信任感,採取以下訓練方法,
有助於克服敵意對抗心理。

(1)經常提醒自己,不要陷於「敵對心理」的漩渦中。
事先自我提醒和警告,處世待人時注意糾正,
這樣會明顯減輕敵意心理和強烈的情緒反應。

(2)要懂得只有尊重別人,才能得到別人尊重的基本道理。
要學會對那些幫助過你的人說感謝的話,
而不要不疼不癢地說一聲「謝謝」,更不能不理不睬。

(3)要學會向你認識的所有人微笑。
可能開始時你很不習慣,做得不自然,但必須這樣做,
而且努力去做好。

(4)要在生活中,學會忍讓和有耐心。
生活在複雜的大千世界中,衝突糾紛和摩擦是難免的,
這時必須忍讓和克制,不能讓敵對的怒火,
燒得自己暈頭轉向,肝火旺旺。


















標籤:
瀏覽次數:250    人氣指數:9050    累積鼓勵:44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不穩定的靈魂~1(開放回應)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微笑憂鬱症(開放回應)
 
住戶回應
 
時間:2012-01-16 00:39
她, 58歲,高雄市,醫療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2-01-15 23:24
他, 72歲,新北市,家管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2-01-15 21:08
他, 65歲,基隆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