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337468
 守護天使微風〥最愛老婆心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506 漫談麥門冬湯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508 喝蜂蜜水 潤腸通便(轉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507 特殊煎藥法
作者: 守護天使微風〥最愛老婆心 日期: 2012.08.09  天氣:  心情:









古代湯劑的特殊煎法除先煎、後煎、包煎之外,還有烊化、泡服、沖服等,嚴格地說它們不屬於煎法,但也同屬湯劑的組成部分。

 


烊化

  烊化,有時又被稱為溶化,主要用於某些膠類藥物及黏性大而易溶的藥物,是指在煎劑之外,採取另外用水、酒等溶劑加熱使其溶化,再用煎好的藥液沖服的方法。主要用於阿膠、鹿角膠、龜板膠、鱉甲膠等。


  烊化的方法漢代就已出現,如《傷寒論》炙甘草湯,方劑由炙甘草、生薑、人參、生地黃、桂枝、阿膠、麥門冬、麻仁、大棗等九味組成,煎煮方法是「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內膠烊消盡。」其他藥物煎煮,惟阿膠烊化。在《傷寒論》中含有阿膠的湯劑還有豬苓湯、黃連阿膠湯等,其中的阿膠皆需烊化。陶弘景也指出:「芒硝、飴糖、阿膠皆須絞湯竟,納汁中,更上火兩三沸,烊盡乃服之。」陳嘉謨明確記載,阿膠「入劑不煎,研末調化。」(藥煎熟時,傾淨渣滓,將末投內,自然烊化。)


  泡服


  泡服又叫焗服,主要是指某些有效成分易於溶於水或久煎容易破壞藥效的藥物,可以用少量開水或復方中其他藥物煮沸的煎出液趁熱浸泡,防止揮發。現今常用藥物有藏紅花、番瀉葉、胖大海等,由於這些藥物應用的時間不長,在清代以前還基本上是與其他藥物同煎的。


  泡法在《本草綱目》中已經常見,如百病主治藥中列有治療心腹痛的安息香,「心痛頻發,沸湯泡服。」再用椰子殼治療「楊梅瘡筋骨痛」時用「以滾酒泡服二、三錢,暖覆取汗,其痛即止,神驗。」其他如《本草備要》應用皂角消痰破堅,「取中段,湯泡服,治老人風秘」。
  更早的《本草綱目》轉引元代《嶺南衛生方》的一首治療挑生蠱毒、胸口痛者方劑中就已有「膽礬二錢,茶清泡服,即吐出」的煎服法。


 沖服


  沖服現今主要用於散劑和一些使用量小的貴重藥,常用的有麝香、牛黃、珍珠、羚羊角等。古代則不是這樣,無論貴重與否,都可以沖服,但沖服的記載卻不是很早。《本草綱目》引《聖濟總錄》的一個湯方「大便後血:萱草根和生薑,油炒,酒沖服。」而在現今版本的《聖濟總錄》中卻查不到該文。李時珍《本草綱目》的若干附方中有藥物沖服的記載,大多是引自現今已經亡佚的古方。清代以後的方書中使用藥物沖服的湯方記載才多了起來。


  明清以前衝服藥物都記載為「末服」,如《傷寒論》大陷胸湯方的煎服法,「先煮大黃,取二升,去滓;內芒硝,煮一兩沸;內甘遂末,溫服一升。得快利,止後服。」甘遂即是沖服。而桃花湯的煎服法則更有意思,方中有赤石脂、乾薑、粳米和粳米三味。其中赤石脂用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篩末」,煎法「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溫服七合,內赤石脂末方寸匕。」方中赤石脂一半入湯劑煎用,一半研末沖服。漢以後歷代皆有沖服藥物在湯劑中。唐代孫思邈提出:「凡湯中用麝香、犀角、鹿角、羚羊角、牛黃、須末如粉,臨服納湯中攪,令調和服之。」其後一些貴重藥材皆採取了沖服的方案,沿用至今。明代徐春甫也總結說:「凡湯中用犀角、羚羊角,一概末如粉,臨服內湯中。然入藥法,生磨汁煮亦通。」「凡用沉香、木香、乳、沒,一切香末藥味,須研極細,待湯熱先傾汁盞,調香末服訖,然後盡飲湯藥。」《炮炙大法》等也有同樣的記載。以後某些貴重藥和香料藥沖服成為共識。


  清代名醫徐大椿指出,為了保證療效,「須將古人所定煎法,細細推究,而各當其宜,則取傚尤捷。」確為至理名言。


標籤:
瀏覽次數:148    人氣指數:1748    累積鼓勵:8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506 漫談麥門冬湯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508 喝蜂蜜水 潤腸通便(轉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