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122208
 USA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有點深度的~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人可以不自量力,但~一定得厚道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法、德、日 都解決不了的難題
作者: USA 日期: 2013.04.01  天氣:  心情:
如果核四續建∕法、德、日 都解決不了的難題

2013-03-06天下雜誌 517期

一月底,馬英九總統接見法國前核能安全署署長拉柯斯特(Andre-Claude Lacoste),盼望能借鏡法國經驗,確保台灣的核安。
總統讚賞法國的核電規模,以及民眾的支持。談話中,只有略略帶過,近兩年掀起的反核聲浪。
更沒有提到,去年二月法國《世界報》將台灣的核一、核二廠,列為全球最危險的三座核電廠之二,標題是「台灣,核電的巫師徒弟」。意指核電可能帶來的災害,非台灣人能夠處理。
台灣爭論核四公投之際,廢核浪潮已經席捲國際。世界各國政府、人民,對核電的「心理版圖」,也起了很大的變化。有些台灣至今尚未警覺的誤解,值得探討。
誤解一:法國是擁核典範
真相:法國廢核,比德國還快。
世界核能協會(WNA)資料顯示,法國至今仍是世界上核能發電佔比最高的國家。
去年十一月,受台灣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協會邀請來台的施耐德(Mycle Schneider),是法國的核電政策專家,曾獲得有「諾貝爾環保獎」之稱的瑞典「正確生活方式獎」。
施耐德接受《天下》專訪,劈頭就說,「大家一直有迷思,認為法國人支持核電。」
福島核災之前,法國挺核和反核人士,大約各佔人口一半。核災之後,高達七五%的法國民眾支持廢核。

去年五月上任的歐蘭德,更是史上第一位主張減少核電的法國總統。依照他的能源政策,二○二五年,核電比率將從現在的七五%,降到五○%。
也就是說,目前法國的五十八座核電廠,將除役二十多座。速度比德國在二○二二年除役九座核電廠的目標,還要激進。
歐蘭德甚至承諾,最老舊的兩座核電廠,將在他的任內除役。目前,正在進行國家能源辯論,預計七月達到結論。如果廢核立場不變,一六年,計劃在諾曼第興建的核電廠,將是法國最後一座核電廠。
四顆燈泡中,有三顆是用核電點亮的法國,憑什麼減核、甚至廢核?
施耐德指出,早在八○年代,法國政府就意識到,核電政策臃腫,電力供過於求。為了不停建核電廠,政府的對策是膨脹用電需求:推動公共場合使用電暖器等措施。
結果,每逢冬天,氣溫降低攝氏一度,法國就多用二三○萬瓩電力,接近增加一座核四的發電量,這是鄰國的四到八倍。核電充沛,人民不懂得節約,反而造成供電系統更加脆弱。
國內傾向廢核,於是法國的核工業龍頭阿海法集團(Areva),把目標轉向海外市場。

○七年以後,阿海法的加壓反應爐,久久沒有買主。《經濟學人》報導,一一年發生福島核災,阿海法首度賠錢,虧損十六億歐元(約六二○億台幣)。阿海法老闆烏塞爾(Luc Oursel)不死心,仍希望在一六年前,銷售十座核電反應爐。二月底,卻在芬蘭、捷克標案受挫。
身為世界核電比率最高的國家,法國一面邁向廢核,一面對外輸出核電技術,提供核安的建議,顯見矛盾。
誤解二:日本不能沒核電
真相:六七○天,沒核電也沒問題。
儘管發生嚴重核災,五十座核電反應爐,目前只剩兩座仍在運轉,最近日本首相安倍仍然堅稱:日本不能沒有核電。
二月二十八日,他在眾議院發表施政演說表示,以確保安全為前提,將陸續重啟核電廠。
事實上,就算首相挺核,也不敵反核民眾。
安倍政府,推翻前任首相野田佳彥的零核政策。主張三年內,評估尚未重啟的反應爐,是否符合安全標準。
但二月底,日本《朝日新聞》報導,以東京電力公司為例,十六座核電廠沒有一座符合標準。《紐約時報》也指出,日本新訂的核安標準使部份核電廠,數年內無法重啟。
此外,重啟核電廠,也需要當地政府同意。
福島縣南相馬市市長櫻井勝延,就跳出來向首相嗆聲,「到底是安倍他們的想法,還是我們身處災區的人的想法,才符合現實情況?」

近八成民眾反核,使得五十座反應爐,只有兩座重啟,四十八座進入無止盡的休眠。能源顧問公司伍德麥肯茲指出,日本不大可能在今年重啟別的反應爐。
日本發生核災之前,核電比率高達三成。一一年五月五日,最後一座反應爐下線;一二年七月一日,重啟關西地區大飯發電廠。至今日本已經有六七○天(近兩年),處於近零核的狀態。
填補用電需求的,是增加燃燒天然氣的火力發電廠。導致燃料費一年添增三兆日圓(約九千五百億台幣),貿易逆差破紀錄,確實影響經濟。
但是,這也造成「節源開流」的全民運動。省電的LED燈泡,在日本的滲透率高達五成。
日本的太陽能市場,預計今年擠進全球前四大,僅次於德國、中國和美國。
去年底,經濟部能源局帶領台灣業者開拓日本商機,茂迪、昱晶等太陽能電池廠已創下佳績。
台灣若節源開流,也能有類似效果。
市場研究機構集邦科技指出,台灣一八%的電力用在照明。只要一半的燈泡換LED,就能省下半個核四的發電量。百分之百換LED,能省下核一和核二的發電量。
誤解三:核電電價、環境成本都較低
真相:核廢料處置成本,比想像高。
幾乎所有的已開發國家,都靠廉價的核電撐起經濟。因此,開發中的印度、越南和印尼,仍計劃擴大核電建設。
或許,他們的目標是像德國,經濟繁榮之後,再逐步減核,改用乾淨的再生能源。

事實上,核電廠隱藏的成本,超過想像。最近,德國和美國陸續爆發核廢料危機,是清楚的例證。
美國最大的核廢料處置場,位於華盛頓州的韓福德(Hanford),建於二次大戰,有七十年歷史。美國三分之二的核廢料,儲存在這裡的一七七個儲存槽。
二月底,驚傳六個儲存槽,一年外洩一千加侖核廢料。
華盛頓州長英斯利(Jay Inslee)宣稱,「核廢料外漏不會立即危害公共安全。」卻同時承認,不清楚外洩物質的成分和規模,也沒有阻止外漏的技術。
每年,美國需花二十到三十五億美元(約六百到一千億台幣),來處理韓福德的核廢,佔全國核廢料清理預算的三分之一。美國能源局預估,這次的外漏事件,得花數十年、上千億美元整頓。
德國核廢料 要花近四千億
鏡頭轉到德國。一一年,德國宣布廢核,大力開發再生能源,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太陽能市場。
可是,二月底《明鏡週刊》報導,德國下薩克森州地下七五○公尺的阿瑟二號(Asse II)鹽礦坑,半世紀來,儲存其中的十二多萬桶核廢料,可能從八○年代開始,就有外漏。
更有專家擔憂,整個礦坑可能在明年坍塌。
德國政府正在研究,如何挖出封存的廢料,重新處理。為了避免氣爆,挖掘速度相當緩慢,一輪班只鑽二十公分。《明鏡週刊》預估,整項行動要花約兩千億到三千九百億台幣。

七個月來,挖掘團隊尚未發現儲藏核廢料的正確位置。地理學家指出,因為地質變動,鑽鑿位置和目的地,偏差了二.五公尺。
要挖三座大安公園的地洞
核廢料已成為外交上,新的燙手山芋。美國《新科學家》雜誌指出,發展核電的半世紀以來,全世界三十二個國家,現有三八八個反應爐在運轉,卻沒有半個處置場,能長期封存高階核廢料。
七○年代,西德政府擅自決定,在東德邊界的哥而雷本(Gorleben)設置處置場,卻催生了德國的反核運動。
現在,政府懂得用經濟誘因,吸引社區自願擔任核廢料的守護者。
《新科學家》指出,找到居民甘心、鄰居接受、地質適當的地點,幾乎不可能。二月底,英國坎布里亞(Cumbria)地方議會,否決興建永久處置場的計劃。英國核廢料頓時找不到地方安置。
攤開台灣前三個核電廠的廢料處理帳單,若以台電提出的處理廢料經費三三五三億元計算,等於每個人要掏出一萬五千元,幫它倒垃圾。
如果按照北歐的芬蘭,更高的處理核廢料標準計算,台灣光是處理現有三座核電廠的核廢料,每個國民要負擔兩萬五千多元,還不見得能確保無慮。
就如其他國家,台灣的高階核廢料(核燃料棒)也沒有地方放,目前埋在核電廠的地底。埋在蘭嶼的十萬桶低階核廢料(手套等雜物),也引起地方反彈。

如果要長期封存從過去到未來,核一到核四廠可能產生的高階核廢料,必須興建面積八十五公頃、五百公尺深的地下永久處置場,相當於在地下闢出三座台北大安森林公園,或是連蓋兩座地下台北一○一。
這些都是核四公投前,台灣人值得掌握的最新借鏡。
標籤:
瀏覽次數:77    人氣指數:1057    累積鼓勵:49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有點深度的~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人可以不自量力,但~一定得厚道
 
住戶回應
 
時間:2013-04-02 23:35
她, 57歲,台中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