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Kaman
部分圖片:星島圖片庫、黃頌偉
模待兒:Coco@Talent 100
潤腸益氣助通便
註冊中醫師陳漢雄(上圖)表示,改善腸胃滯脹應以「消食導滯」、益氣、潤腸和通便等為大原則。「首先飲食必須清淡,避免再吃肥膩的食物,亦可進食適量酸味食品,因酸性可入肝經,中醫學認為肝屬木,脾胃屬土,所謂木剋土,故調理肝臟自然能有助改善脾胃不適,而味酸食物可選擇酸梅、乾山楂、醋及檸檬等。至於飲茶亦可助去除肥膩感覺,建議飲用適量較濃的茶來消滯。部分人或會因過量食用肥甘厚膩的食品而出現便秘,此情況下,可食用潤腸和高纖維的食物,例如烏梅、火龍果、香蕉及穀芽等,又或服用火麻仁、柏子仁、郁李仁、生地及玄參等藥療,幫助通便。如平日屬氣虛人士,會因氣弱不足而令腸道蠕動較慢,此時可使用益氣的中藥,如黨參、北芪及白朮等,令血氣運行較佳。」陳醫師稱。
壓力過大礙消化
除了飲食以外,亦可從日常生活習慣上加以改善,以減少飽滯感覺及幫助消化。「應避免穿着過緊的衣服,因身體被束縛會令人覺得不舒適之餘,亦有礙血液循環而影響消化速度。除了飲食勿過量外,還應減少攝取脂肪,尤其反式脂肪。另外,亦應維持運動習慣,如進行緩步跑、行山、散步等,因運動具有利氣的功效,能加速腸道運化,而工作上亦應避免過分緊張,因此舉會引起肝氣鬱結,從而對消化系統構成負面影響。」陳漢雄解釋。
消滯通便湯水
山楂佛手瓜煲排骨(四人分量)
材料:山楂一両半、麥芽、穀芽、郁李仁各一両、陳皮兩塊、佛手瓜兩個、排骨四至五両。
製法:將各材料洗淨後放煲內,加入十二碗水,煲一個半小時後調味即成,約有五至六碗湯。
功效:助減因飽滯而致的食欲不振,以及改善因過度飽食引致的便秘。
註:以上食療僅供參考,應用前應先諮詢中、西醫意見。
■於沖調紅茶時,不妨加入數片檸檬,因為酸性飲食對消滯具有一定的助益。
■工作壓力大容易引致肝氣鬱結,因而影響消化。
針對症型按穴
星島
1針對症型按穴
)一般人以為食滯只會有飽滯腹脹及食欲不振等徵狀,陳醫師指中醫學上,食滯可分不同情況,包括肚腹有脹滿感覺、常有胃氣、小便不暢,甚至出現肚瀉。以下就各類症狀,示範合適的穴位按壓,以助改善情況。
肚腹脹滿
應按穴位:太乙穴及關門穴
功效:按壓太乙穴有助消減腹部脹滿感覺,按關門穴更可健脾和胃、防止泄瀉。
.太乙穴>>>取穴:肚臍旁左右對開兩吋,對上兩吋位置。
.關門穴>>>取穴:肚臍旁左右對開兩吋,對上三吋位置。
消化不良,出現泄瀉
應按穴位:陰陵泉穴及地機穴
功效:有助消化,防止泄瀉。
.陰陵泉穴>>> 取穴:位於內脛骨,膝下的凹陷處。
.地機穴>>>取穴:位於陰陵泉穴對下三吋。
小便不暢
應按穴位:大巨穴及水道穴
功效:助通利小便外,亦可改善肚腹脹滿。
.大巨穴>>>取穴:肚臍旁左右對開兩吋,對下三吋位置。
.水道穴>>> 取穴:肚臍旁左右對開兩吋,對下四吋位置。
胃氣脹痛
應按穴位:商丘穴及太白穴
功效:屬於脾經,按壓以上穴位可減胃氣和胃痛。
.商丘穴>>>取穴:位於內腳眼,前下方凹陷處。
.太白穴>>>取穴:腳掌拇指大骨底後方凹陷處。
註:按穴方式為使用大拇指或食指,適量施力按壓,每穴按一至兩分鐘,循環按壓所需穴位為之一次,三次為一組,每次最少按一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