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856341
 ─═〞ⓝⓔⓒⓞ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別打來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很無力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世界排名~~~~
作者: ─═〞ⓝⓔⓒⓞ 日期: 2007.10.01  天氣:  心情:









世界大學網路排名 淡江大學居463名 臺灣第7私校第1 亞洲第31名

根據國際知名網路計量研究機構Webometrics在7月份所公布的研究評比「世界大學網路排名」(Webometrics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y),淡江大學在全球4000所大學中,排名第463名,亞洲地區的大學中排名為第31名,而台灣地區排名第7名,除了榮登私校第一,更領先多所知名國立大學。該排名不只肯定本校的三化政策-國際化、資訊化、未來化,以及網路校園(Cyber Campus)的成功,也為接下來的征途立下一個新的里程碑。
Webometrics是由西班牙科學資訊與文獻中心網路實驗室研究出版,該機構附屬於西班牙國家研究委員會(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自2004年開始公布排名,並每6個月更新一次排名。新出版的2007年世界大學排行榜是依照「網路出版品的數量」及「網路文獻被引用的次數」來評比,側重於大學的網路資訊能力,在國際化與全球化的趨勢原則下,主要以大學英文網頁為考量。其中有四項主要指標:網頁數量(Size)、網頁能見度(Visibility)、學術出版品檔案數量(Rich Files)以及在Google Scholar中查詢學者文章被引用數量(Scholar);而排名產生是根據下列公式計算:「能見度*4+網頁數量*2+學術出版品檔案數量*1+學者文章被引用數量*1」,經過這四項指標的綜合運算後,產生全球各大學在網路世界的學術影響力。
而本校的網路排名從2006年至今年7月為止,從世界排名第738名提升到第463名,在兩年內超越了全球275間大專院校,也是台灣前十名的大學中進步名次最多的。而本校在個別項目的排名上,以網頁數量最為突出是全球第322名,緊追在台大、成功、交大和師大之後,而能見度是第590名,學術出版品檔案數量第550名,而文章被引用數量則是第737名。美國在這次評比中包辦了四項指標的冠軍寶座,綜合評比全球第一名的史丹佛大學是「能見度」和「學術出版品檔案數量」兩個項目的冠軍,而哈佛大學則在「學者文章被引用數量」的項目得到第一名,至於「網頁數量」項目的第一名則是賓州州立大學。
從該研究中心的歷年數據的統計,台灣大部份的大學在網路排名上都有提升的趨勢,今年更是普遍性地大幅提升,在亞洲前50名中,台灣就有12所大學入榜,僅次於日本的15所,而大陸則有9所,香港6所,而韓國則有3所。在亞洲綜合評比第1名的日本東京大學,除了「能見度」第107名,其餘三項都在百名之內,其中「學者文章被引用數量」更排名全球第11名,東京大學的網站除了分類詳細之外,將師生的學術著作擺放在網站上,排名第2名便是國立台灣大學,台大在「學術出版品檔案數量」排名全球第30名,「學者文章被引用數量」則是排名全球第96名,表現不俗。



創辦人:落實政策 關鍵在速度 質和量才能勝出
「世界大學網路排名,可以讓我們認識自己的定位,藉由這些資訊來重新界定自己的價值與應加強的目標。」創辦人張建邦博士得知世界大學網路排名結果後如此表示。
關於淡江在資訊化的起步,張建邦娓娓道來,早在1965年時曾獲邀代表台灣參加哈佛大學的「資訊科技研討會」,此會議由前美國國務卿季辛吉主辦,在世界各國挑選三十個國家,每個國家挑選一人參加。研討會後,還參觀麻省理工學院和美國國防部,見識到電腦的使用。張建邦笑著說:「回國後,我就著手計劃推動資訊教育。但正式推行還是到1969年才開始。」那年,本校成立電算系,除了請IBM公司的人幫忙,也規定教職員工都要學。在民國59年於資訊中心擔任一級主管的沈一鳴主任,參與了當時電腦教學與設備發展的歷程,執行資訊化政策之重責大任,於「校務行政電腦化」、「校務管理資訊系統」、「圖書館自動化系統」、「辦公室自動化」等方面貢獻良多。
到了70、80年代,張創辦人開始派教師出國進修有關CAI(電腦輔助教學)的課程,資訊化的腳步逐漸加快,一直持續到今天,才有如今的規模。當時台灣大學也曾派專員至本校觀摩,直至80年代,再次到美國伊利諾大學取經,了解到小型電腦與網路科技的發展,也在課程方面開始嘗試結合電腦輔助教學的理念,不論就讀文學院或理學院都必須接受資訊相關的課程,為了讓師生擁有更完善的學習,張建邦回憶道:「當時許多軟硬體都跟著世界的潮流升級與更新,甚至採購昂貴到可以買房子的IBM電腦,希望能讓淡江跟上資訊化的腳步。」
網路在現在的教育體制中,不論是在學生學習、教師評鑑和遠距教學方面,都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張建邦透露本校在2000年規劃蘭陽校園時,即有網路校園初步的構想,歷時5年規劃,便開始落實資訊化相關政策。張建邦指出:「這就是一種速度。」他解釋,例如鴻海集團捐贈一百億元予台灣大學,擴建一座癌症治療的質子中心,還另外投資五十億元與台大合作「生醫工程」,這便是要締造「速度」的優勢。由於競爭激烈,許多對手也會漸漸在「質」和「量」方面努力,此時要勝出,則必須要有領先的「速度」,他打趣地說:「兔子如果不睡覺,烏龜哪有勝出的道理呢?」
最後,創辦人勉勵:「這個評比幫本校界定出自己在全球的定位,此時便應該要開始重新定位,堅持求新求變的企圖心。」不論是行政和學術單位在資訊系統和網路校園都須再定位,或是各系所在各領域間的再定位,也都應該找出缺乏與可改進之處,期望能以「外卡」的方式創造未來得勝的契機。


評比是提醒 張家宜校長:資訊化、國際化將加速整合
根據西班牙國家委員會附屬研究中心7月份公布的評比分析,校長張家宜表示,資訊網路能力對學校在全球定位的重要程度與日俱增,也讓我們更明白未來的重要趨勢。未來本校將會派代表參加上海交通大學每年舉辦的世界大學評比會議,日後也會邀請世界各地在網路方面的專家學者蒞校演講,以分享和交流網路架構方面的資訊和知識。
本校在組織文化及管理模式都有其階段進度,張校長認為淡江長期以來都很重視網路方面的經營,不論是更新與提升軟硬體,或是藉由舉辦國際交流會議和邀請外賓演講來增加能見度,只是沒有注意學校網路資訊在國際間的使用情形竟是如此頻繁。因此這次的評比結果,除了對學校資訊化和國際化的政策賦予肯定之外,同時也是一種提醒,未來將繼續朝各系所網頁的統一性、更新速度等方面加強,讓學校在網路整體架構的完整和品質能繼續提升,加速進行資訊化與國際化的結合和成長。
在學術交流方面,張校長希望未來能在師生學術出版著作上達到更完善的歸納和整合,提供國內外的學者更便捷地搜尋相關論文資料,打造出更優質的學術園地。張校長發現國內許多大學的網頁,在設計上都是以在國外曝光為主,並非以學生為主體,然而許多國外大學的網頁非常重視如何讓他國學生藉由網路來認識學校或申請入學,因此未來將會朝這方面繼續規劃與加強。她表示,不光是為了評比,也是要讓更多國內外的學生透過更便利的管道了解淡江,並想加入這個大家庭。她補充,不久前曾參加由大學招聯會主辦的校長會議,該會決議將取消大學博覽會,以減少資源的耗費,這也代表了大學網站的展示能力非常重要,未來如何以學校或各系所的網站呈現組織特色,並藉以吸引優秀學生,這也將間接影響到未來各系所的招生。
為了更深入了解Webometrics各項指標的評比,未來各相關單位將蒐集該機構的參考資料,以期淡江在國際化與資訊化能力的再提升。



《大學排名國際化》 網路校園展現資訊力
學習教學方式的改變促成大學競爭的國際化,對於「世界大學網路排名」的佳績,學習與教學中心主任徐新逸說:「不同於以往的上海交通大學─世界大學排名及US News & World Report這種偏向以學術型來評鑑大學的標準,我認為這項指標是以另外一種思維、創新的角度在評鑑全球的大學。」
近年來大學排名出現國際化的趨勢,跨國性的大學排名也開始蓬勃發展,這項指標顯示出本校三化政策的成功及網路校園推行的成效。徐新逸表示,淡江在這方面具有相當程度的根基與優勢,例如剛成立不久的蘭陽校園與淡水校園學生數有差異,但藉由網路傳輸,兩個校區仍然保有密切的聯絡與學術交流。學習與教學中心除了繼續保持既有的優勢外,對於師生及校友資源的資助上也會持續加強服務,以MIT(麻省理工學院)為榜樣,以分享的方式將學校內的課程內容放在網路上,提供各式各樣需求的人免費使用。
  淡江歷史悠久,孕育出許多優秀的莘莘學子,這也讓淡江於網頁瀏覽量表現優異;然而台灣大學則是以學術出版品檔案數量(Rich Files)表現最好,徐新逸表示可以向其學習的有網路內容整合、網站連結及即時更新的效率,這也是未來資訊政策參考的範疇。
  Webometrics世界大學網路排名採取定期更新的機制,徐新逸表示:「我們將思考在網路校園方面如何更精進,朝向國際化、網頁英文化,提供即時更新及便利的服務,讓使用者使用網路介面時更方便,內容更具豐富性同時更人性化。」遠距教學發展組組長郭經華表示,其實網路校園也算是個「校園」,所以除了舉辦大大小小的活動讓師生共同參與外,也希望學生們可以從這裡吸收養分。因此,「網路校園」的未來除穩固原有的線上學習環境外,未來亦將打造一個線上英語學習的環境,不但可提供線上閱讀、寫作,甚至可以讓學生們在參加校外英語檢定前,就先利用線上題庫測試出自己英語的程度。透過如「愛『上』網路校園,大家一起來」等各類活動,拉近網路校園與學生們之間的距離,使得「網路校園」不再陌生。
 不論徐新逸或郭經華都認為,未來將是資訊網路化的世界,唯有善用網路科技,向國內第一的目標前進,淡江才會不斷的進步,帶領淡江邁入更不一樣的視野。「世界大學網路排名」對學校設定未來的發展方向它所延伸的範疇很廣,不論是淡江國際化、資訊化、未來化的推展,或是教學、研究上的表現,甚至在學生的參與度、網路資訊能力的成熟度,都下了一個階段性的註解。



大學排名全球化對淡大的衝擊
隨著高等教育急速的擴張,大學數量激增,高等教育在二十世紀末已正式地邁入市場化的新時代。但在此高等教育激烈競爭中,如何確保大學教育品質,成為目前社會大眾最關切的問題之一,許多由媒體雜誌、學術團體或政府單位所進行的「大學排名」也由此而興起。然而大學排名與大學評鑑與分類是完全不同的。「分類」強調「定位」,「評鑑」重視「品質」,而排名重視「聲望」;「分類」只做為檢視大學機構的角色與功能,而非區分優劣。「評鑑」聚焦在「過程」,「排行」則在乎「結果」;「評鑑」只證明該校的品質已達到某一標準;「排行」則強調大學機構的學術表現是最為卓越,並超越許多同類型的競爭對手(證明甲校優於乙校)。所以評鑑只是符合大學生存的最低標準,但排名則是證明誰是最頂尖的大學。這也為何社會大眾對「排名」的關切勝於「評鑑」與「分類」甚多。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每年所發表的全美大學排行榜,即被公認為目前最具影響力的大學排名之一。1983年,美國「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以「學術聲譽調查」的方式,公布了第一次單一國家全國性「大學排名」,正式揭開了「大學排名」的序幕。90年代,各國開始陸續跟進,加拿大「麥克林」(the Maclean’s)、英國「泰晤士報」(The Times)、日本「朝日新聞」(Asahi Shimbum)、德國「高等教育發展中心」(The Center for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等,公布該國第一次全國性大學排名。
進入了二十一世紀,大學排名出現國際化的趨勢,開始發展跨國性的大學排名,其中大陸上海交通大學更在2003年6月率先公布了第一份全球性的大學排名—「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ARWU),其主要採用國際認可之學術成果與學術表現作為主要評比指標,對世界1000所大學進行排名,此舉不僅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各國主流媒體紛紛大幅報導,其中所採用的評比指標更成各國政府追求學術卓越,造就世界一流大學的依據。在上海交通大學公布之後,全球大學學術排名進入白熱化的競爭,而英國「時報高等教育增刊」(The Times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也立即在2004年11月跟進,公布涵蓋全球前兩百大的「世界大學排行榜」(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2006年10月已公布第三次排名。2006年大陸武漢大學科學評價研究中心也相繼公布「世界科研競爭力排行榜」,但因未以英語公布故較無引起歐美各國大學太多的注意。
整體來看,上海交大、英國泰晤士報及武漢大學三項全球排名中,所採用指標皆是同質性相當高的學術研究成果為主,並無包含評比學生學習環境、過程與結果指標,而整體指標數也不超過7項。此三項全球排名皆是針對「研究型大學」做評比,教學、社區型大學不是其主要對象。此外,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增刊有採用聲譽調查,而其它兩項則無。
但相較以往的大學排名大都是以大學學術研究產量主要評量指標,2004年,一所西班牙國家網路計量研究中心針對世界大學的網路學術表現發表「世界大學網路排名」(Webometrics Rankings of World Universities),並每6個月更新一次排行榜。其主要指標包含1.規模,即四大網站搜尋器Google, Yahoo, Live Search and Exalead. 之各大學網頁的頁數;2.能見度:四大網站搜尋器Google, Yahoo, Live Search and Exalead之各大學網頁對外被聯結數;3.學術出版:Adobe Acrobat (.pdf), Adobe PostScript (.ps), Microsoft Word (.doc) and Microsoft Powerpoint (.ppt). 等形式檔案之學術出版品數目;4.學者在學術網站被登出之文章數目與其被引用數等四大類。此類排名雖然已逐漸引起學術界的注意,但其所採用排名指標的定義與內涵能否評價大學真正學術品質,尚未達到學術界一致的共識。然而,U.S News & World Report 美國最佳大學排名之計劃主持人Robert Morse卻認為大學網路學術表現必定會是二十一世紀大學排名必要考量的因素,雖然未來會如何發展仍有待觀察,卻是令人期待的。
高等教育的全球化趨勢,使大學國際競爭愈加劇烈,各大學在自己國家排名領先已不足為傲,爭取全球排名的最佳戰略位置,成為增加自身學術優勢的保證。綜合上述四項全球大學排名,淡江未來若要在以上四項全球排名上能更有所突破,以下是可能改善方向:
一、增加每位教師研究論文產量與質量:上海交大、武漢大學與The Times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的評量指標主要以教師的論文的量與質為主,而這也是評比世界研究型大學最重要的依據,這對已定位自己為研究型的淡大更不可不重視在此一方面的表現。
二、師生比與專任教師比例的改善:The Times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採用此指標做為評比大學在教學資源的分配,但這也是淡江較為弱的一環,也必須立即改善。
三、加速國際化的腳步::The Time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強調大學國際化的表現,尤其是國際教師與學生的百分比。在這一方面,淡江已有很好的基礎,但未來仍需更為加強,並朝平均研究型大學所表現的5%以上的目標前進。
四、強化網頁的功能與內容:Webometrics將大學在網路的學術表現做為評比的唯一依據,而淡江表現已超越國內許多公私立大學,這也顯示出淡江多年來推動資訊化的成效斐然,但未來仍需更加緊腳步,充實網頁功能與內容,以能持續保有領先的地位。
由於二十一世紀全球化的效應,大學在知識經濟的創新上扮演著厚植國家競爭力的重要角色,這也使得高等教育機構努力追求學術卓越與一流品質的浪潮,已遠遠超過教育均等的考量,而各國政府也準備充分經費,努力配合大學一起推動這齣打造「世界級、頂尖大學」戲碼的上演,以期在各項國際學術排名中,搶奪一席之地。然而,可以理解的是,任何一項高等教育學術評比無法考量到所有層面,無論如何都會引起爭議,因為大學擔心排名公布不會僅影響學校聲譽的發展,也會左右其經費籌措管道、學生來源等攸關學校存亡之問題,這也是為何所有大學錙銖必較的原因。而在全球大學評比的發展中,淡江大學在未來不只需了解國內大學競爭對手的實力,更需不斷檢視本身在全球高等教育評比的全方位位置,如此才能在這場激烈的競賽中,永保不敗之地。



台灣在全球TOP500
校名 2006名次 2007名次
台灣大學 159 96
交通大學 305 208
成功大學 442 315
中山大學 470 352
師範大學 547 375
清華大學 578 444
淡江大學 738 463
中央大學 592 507
政治大學 634 537


亞洲TOP50 大學名稱 亞洲排名 世界排名
東京大學 1 59
台灣大學 2 96
京都大學 3 116
北京大學 4 120
慶應大學(日本) 5 139
新加坡國立大學 6 158
香港大學 7 190
香港中文大學 8 198
交通大學(台灣) 9 208
名古屋大學 10 235
韓國高等科學技術學院 11 260
大板大學 12 266
清華大學(中國) 13 270
東京工業大學 14 275
東北大學(日本) 15 305
筑波大學(日本) 16 306
首爾大學 17 314
成功大學(台灣) 18 315
九州大學 19 323
香港科技大學 20 345
中山大學(台灣) 21 352
浙江大學 22 358
台灣師範大學 23 375
上海交通大學 24 379
神戶大學 25 412
清華大學(台灣) 26 444
廣島大學 27 454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8 457
南洋理工大學 29 459
香港城市大學 30 462
淡江大學 31 463
香港理工大學 32 496
聯合國大學(日本) 33 498
中央大學(台灣) 34 507
立命館大學 35 510
泰國國家農業大學 36 516
朱拉隆功大學(泰國) 37 527
政治大學(台灣) 38 537
復旦大學 39 538
山東大學(香港) 40 591
香港浸會大學 41 592
南京大學 42 593
中正大學(台灣) 43 607
中興大學(台灣) 44 624
早稻田大學 45 629
武漢大學 46 633
浦項科技大學(韓國) 47 637
義守大學 48 647
北陸先端科學技術大學 49 669




標籤:
瀏覽次數:169    人氣指數:1549    累積鼓勵:69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別打來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很無力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