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407132
 【^^】BENI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人在人情在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一定要幸福 (轉貼)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好文章分享 (轉貼)
作者: 【^^】BENI 日期: 2010.07.05  天氣:  心情:

從失落到取捨 (轉貼)

「愛情給予的回報不一定是幸福,而是面對自己本質與極限的機會」。

每次戀愛都受傷,但還是繼續戀愛。 
每一次都以為是最後一次,以為再也容不下新的創傷。  
掙扎著遺忘,然後又奮力地記憶。或許,這其實是人生最美妙的階段。

在極端的時候為了保全最後一點自我而切斷與人的連結。不是每個人都做得到,有時拋棄比被拋棄還要困難。
  
為了保有自由逐夢的可能,毀壞已經構築的基礎,回到零的起點,重新出走。乍聽之下只是自我的抉擇,並未影響他人,但試想為了出走而毀壞的架構如果是與別人共有的,例如愛情、婚姻、共同的事業,而另一個人並不想歸零,怎麼辦呢?想要雲遊就辭掉工作的人,想要戀愛就出軌的人,如何允許自己冒險又不傷害共同體中的其他人呢?
  
不忍心傷害別人是一種善良,但有些時刻,在別人與自我之間,終究得傷害一個。當彼此的存在互相牴觸時,因為不願傷害別人、無法取捨,最後可能瀕臨自我的消失。這類經歷較少被觸及與討論,或許是因為不安吧?不管愛帶來甚麼痛苦,只要確認是對方造成的,就覺得自己很坦然。但相反的,要承認自己造成別人的痛苦,在自我與他人之間選擇維護自我,是很困難的。
  
看起來失落是被動的,取捨是主動的。愛情結局中的失落者面臨自己是否不值得被愛的疑慮,取捨者則承擔自私、殘忍、破壞的罪名。
  
真的是這樣嗎? 
 
愛情、婚姻,任何親密的關係都是一個互動的系統,當系統出現問題,無法排除累積的內在壓力,需要發生變化時,看起來總像其中一個人無情,另一個癡情。一個人叛逃,另一個追捕。一個貪婪,一個正直。一個聰明,一個愚傻。但事實並非如此。相對的兩種角色之間,哪一個比較輕鬆,哪一個比較痛苦,不足為外人道。
  
照著習慣的標籤認知事物──背叛就是過錯、拋棄就是忘恩、守候就是付出,顯然比挖掘內心糾結或探索深層原因來得容易。但停留在這樣的階段就永遠無法瞭解自己,也無法瞭解別人。
  
人的內心不只有一個自我,或者說,除了最主要的那個「我」已外,還有許多被潛意識割裂的部分,那是自己不喜歡或害怕的部分。把不願正視的部份切落,向外投射到別人身上,讓別人扮演自己討厭的角色,然後可以輕蔑、指責、抗議別人,藉由這樣的過程,攻擊自己討厭的東西,確保自己已經跟它們無關,遙遠得很安全。這是克萊因學派客體關係理論的核心。其實沒有人不曾如此,但明白自己如此的卻很少。
  
從失落到取捨,從無奈地被人影響到檢視自己對別人的影響,我覺得這些事充滿扎手而容易被人丟棄或擱置的「自我概念」的碎片。

期待我們都能與完整的自己重新相遇。
作者: 鄧惠文
標籤:
瀏覽次數:217    人氣指數:6897    累積鼓勵:334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人在人情在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一定要幸福 (轉貼)
 
住戶回應
 
時間:2010-07-23 06:21
他, 56歲,桃園市,房地產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0-07-17 00:33
他, 99歲,新北市,製造/供應商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0-07-13 14:46
他, 52歲,台北市,經商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0-07-10 17:12
他, 57歲,台南市,服務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0-07-08 19:14
他, 47歲,台北市,旅遊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0-07-07 20:59
他, 45歲,台北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